0613士14-15赛38彼后1-2
《士师记》十四、十五章。明天讲完了参孙故事的高潮和结局,再来总结他的一生,是非常跌宕起伏的。他最先被呼召做拿细耳人,要来拯救以色列人,他又被圣灵充满,在第十三章有记载。但是在十四章,他看中了非利士的女子。他的父母不同意,因为神让以色列人不要娶外邦的女子,但是他就任性悖逆。第四节说神依然还是可以使用这件事情。参孙力大无比,他可以撕裂狮子,从死狮中间取蜜,这件事没有告诉他的父母。接着他就去到女子的父家,在跟非利士人摆喜宴的时候,他出了一个谜语,为了想得三十套衣裳,里衣外衣。衣裳是特指华贵的礼服,他是想从非利士人那里捞一笔嫁妆。很可惜他们比较诡诈,他们通过他们自己人也就是参孙的妻子,把答案套出来了。参孙非常恼怒,就离开了。他从自己的角度认为婚礼已经完成,女子是他的妻子了。但是按非利士人的规矩,婚礼是没有完成的,因为他离开了,也没有跟女子同住。所以女子的父亲就把女子给了一个伴郎,这是一个羞辱。第十五章,当参孙知道以后,他感到非常的愤怒、受伤害,理直气壮去烧了非利士人的庄稼。这是一种示威,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他们开始冤冤相报。非利士人杀了他的妻子和岳父家,参孙就更进一步地去击杀他们。犹大人看见参孙惹得非利士人开始安营布阵了,觉得参孙的个人恩怨不应该连累犹大人,就把他绑起来,交给非利士人。第十四节,圣灵降他的身上,赋予他超自然的神力。他用驴腮骨杀了一千非利士人,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参孙任性悖逆,有很大的怒气。但这样的一个人,在这样的光景中间,神依然来使用他。虽然角度是个人的恩怨报仇,但是他依然为以色列人击杀仇敌、很多非利士人。
《以赛亚书》三十八章,我们看到希西家王在政治上、军事上、宗教改革上都做得不错,但是他在死亡面前依然很软弱。他疾病缠身,病得要死,就痛哭。神怜悯他,应许要增加他的寿命,要给他一个日晷的兆头。日晷就像我们中国古代的潮汐一样,日晷的阶梯是测量时间用的。正常是日头往下落,日影就往上。但是神为了给他一个兆头,就使用超自然的干预,让日头下落的时候,日影不往上,反而往下了十度。就是给希西家王一个信心、一个凭据,神要医治他,也增添他的寿数。希西家王作了一首诗,这是在犹太以色列的王中,除了所罗门之外,唯一的一首以色列君王的诗歌。他在诗中感叹他的疾病,他的受苦,中年就要去世。据史料记载,他当时是三十九岁,确实也是正当中年的时候,正要有作为的时候。他哀叹自己的命运和疾病的痛苦。
第十七节是一个转折。【赛38:17】看哪,我受大苦,本为使我得平安,你因爱我的灵魂(或作“生命”),便救我脱离败坏的坑,因为你将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后。
就是说他意识到神爱他的灵魂,而且神也要除去他的罪。他今天受苦是为了他得平安。最后他经历了神,病得医治,寿命也延长,他更加获得了一个灵性的复兴。
第六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。【赛38:6】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,也要保护这城。
我们知道那个时候亚述王的围攻还没有撤退。在前面第三十七章讲到亚述王的进攻是长达一、两年的时间。希西家得病应该是在这一两年中间,而且是比较早期发生的。他在那个时候经历了神的医治,使得他的灵性复兴,从而更加信靠神。这也使得他不再去找埃及的救兵帮助,而是常常在殿中来寻求神。
第三十七章三十六节,最后神的拯救临到以色列。因着希西家王灵性的复兴寻求神,使得神施行拯救。他个人也好,国家也好,得了双重的蒙恩,双重的平安。但是非常可惜,明天我们要看到三十九章,因着他的骄傲而导致的失败。
《彼得后书》第一章第三节讲到神“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”。在圣经中确实有很多事不太清晰,也没有说明。弟兄姐妹不需要在一些枝节上过度地追究猜测。神在这里说,一切跟我们得救的生活有关的、关乎生命、敬虔的事在圣经中都写得明明白白,是很够用的,都已经赐给我们了。或许有很多事情我们今生都不完全明白,尤其是一些灵界的状况,但到那天以后,我们就会明白了。不要过度追究,关于生命敬虔的事都已经赐给我们了。“宝贵和极大的应许”,是指我们救恩完成时那终极的荣耀。这个过程是老我脱落的过程,也是神的性情像穿衣服一样一层一层穿上的过程。第五到第七节这段话是非常有名的,我们需要背诵。信心是一个起点。但世界上任何事皆是以知识为起点的,就是你得先认识,了解才能开始;而在信仰的路上是以信心为起点的。有了信心,也要加上德行。德行就是美德的意思,当你有信心,宣称你是信主的人,就立刻要产生生命上的改变,才与信心相称。一个有信心的人,长久没有德行是不相称的。有了德行,到了美德建立的过程中间,就要再加上知识。知识不是世界的知识,而是认识神和认识救恩的真理。因为没有救恩的真理,人都会以为美德只是自己的修养。而且自己因着缺乏真理,在建立美德时也没有指引,会自我骄傲,觉得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好,所以真理的知识要立刻加上。真理的知识又要加上节制,真理使我们得自由,自由是为所应为,而不是为所欲为。所以真理指导的人生是节制的,而非放纵的。这里节制并不是不好的事情,犯罪的事我们都不应该做的,这里的节制反而指有些事情看起来无害甚至是有益——比如吃东西、健身、个人兴趣爱好,这些东西并不是恶事或者罪。不过若你在这些事情上没有节制,反而会被事情捆绑,上瘾,就失去了节制。所以节制就是,这事情特别吸引、掌管你,甚至是把它放在不该有的位置上,而牺牲了更重要的事,比如说牺牲了家庭、跟主的时间,甚至影响了工作、健康。那这种时候它就成为网罗了,你就必须要节制它。如果你除不掉它,就要节制它,不要只强调说事本身很好,但是当一件事已经过度了,已经造成某些程度的危害的时候,就必须要靠圣灵来做节制的功夫。我们基督徒很多时候不能只判断一件事本身有罪还是没罪,而要看它的位置,对你生活的平衡,影响力,要有节制再加上忍耐。在圣灵中、在神中有节制的人,对外部环境也是有忍耐的态度的。又要加上敬虔,对主的敬拜和敬畏之情。当你外面有压力,有逼迫,在忍耐的时候,你必须要向神。所以你在里面一定是一个敬虔、敬畏、敬拜的人,才能够在外面保持忍耐。有了敬虔,要加上爱弟兄的心,因为爱从神而来,一定会爱弟兄。最后是爱众人,也就是爱邻舍,爱仇敌。所以这段旅程是从信心开始,以爱心为最高峰。我们要不断敬虔地操练。
十一节我们就可以丰丰富富进入神的国。这里指的不仅是得救,因为得救是进入神的国。当我们操练这些的时候,你就是个得胜者,就丰丰富富进入神的国,不仅仅是得救而已。
第二章。彼得在写《彼得前书》、《彼得后书》的时候已经年纪老迈,这是离世之前的劝勉,也是他亲身跟随耶稣的经历。同时,他也以马可为他的助手在写《马可福音》。这些跟随耶稣的经历在彼得身上有极深的烙印,他很愿意跟人分享。他提到登山变相的经历,见过主尊贵的荣耀,太令他震撼了,所以他要分享出来。又讲到这些预言,无论是旧约先知还是新约使徒的话,都是有圣灵感动、权威的,不是随便说的,也不能随便解释。彼得即将去世,那时他已经看到了诺斯底主义以及其他异端开始入侵教会,甚至在初代教会中有了地盘,已经搅扰教会、败坏信徒了。所以他极力劝勉信徒灵性一定要增长。他说从前有假先知,现在更是这样了。灵性成长以后你们才能够辨别出异端,才能够辨别出假师傅、假先知。这些人用捏造的话去迎合人心,他们有个很大的特征就是贪心贪财。下面讲到这些人的刑罚,首先讲连天使堕落了都有无底坑等着他,等着审判。上古时代神就一直在刑罚——洪水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,都是不敬虔人的命运,毁灭的命运。挪亚和罗得被搭救是敬虔人的例子。所以即使全地都污染、败坏了,即使你周围环境全都败坏了,你依然能够在中间保持敬虔,依然能够保持跟神的关系和自己敬虔的生活。当然你如果能够拯救更多的人,像罗得,他为他们一心伤痛,也有代祷那就更好了,你首先要保持自己不被玷污,就能够被神搭救。
第十一节讲天使。天使的力量权能更大,但是他们不用毁谤的话在主的面前去讲。前后第十和十二节讲假先知假师傅这些败坏教会的人,他们的特点就是毁谤自己不知道的,而且妄论自己不明白的属灵事物,搅扰教会的生活。所以彼得非常严厉地谴责他们如同畜类一样。
十三节说他们还跟我们一同坐席,就是外表上他们一同参与教会的事务,但是他们内心非常污秽的,贪财、名声、权利、狂傲,而且他们还在暗中引诱不坚固、幼小的信徒跟随他们上当。所以神也确实说,教会中麦子和稗子是一同成长的,不是出来一棵稗子就立刻拔掉。我们要去思想这些事,到了末后的时代神才会把每一个人显明出来,麦子和稗子是一起的。这里又用了巴兰的比喻,也讲到他们就像无水的井、雾气。无水的井和雾气是不能够真正解渴的。他们没有水,是徒有其表的。
十八、十九节讲到他们实际不传讲耶稣十字架的道理,而是用夸大的话、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情去引诱新信徒。比如说不切圣经地去应许,信主一切都会好的、有荣华富贵、有成功繁荣,以此去引诱人。
二十节就是当我们信主以后,又被世上的情欲制服,末后的光景比先前更不好了。我们想起福音书中讲到耶稣在赶一个鬼,但是这个人里面没有被神的真理充满,结果鬼转了一圈,又带了七个更恶的鬼来,这人末后的光景比以前更不好了。所以被洁净过的人,如果是故意地不顺服,要顺从肉体世界情欲,明知故犯,而且自欺欺人,不仅自己要走非神的路,还要引诱别人跟他一起走,就像瞎子领瞎子,或是把小子中的一个绊倒,这样的人会受更大的刑罚。可以看到彼得的话语非常严厉,因为这种情况把人引离真理、进入沉沦,这是关乎灵魂得救还是沉沦的问题,是关乎耶稣宝血在一个人身上有功效还是失效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