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五十五8-9;帖前四3;弗六6;太六33
锡安教会和赵爸的属灵父亲之一贝博克牧师有三句属灵格言。这三句格言不仅是贝牧师一生追求神的精华和结晶,而且是今日基督徒成为得胜者的通道。我们上个月分享了他的第一句格言:让敬畏神成为我们的标准。这个月我们来分享他的第二句格言:让我们竭力追求神的旨意。
一、神的旨意三要素
(一)“旨意”一字的三要素:1、来源;2、对象;3、内容和层次(参:路二1;诗篇二7)。
(二)神的旨意三要素(加一4):1、来源:父神;2、对象:狭义地说是作者和读者,广义地讲就是历世历代的教会;3、内容:在这里是指基督或福音。
(三)神的旨意中主要的内容。我们首先需要明白,神的旨意的来源是神,不是人、自己、别人或别的来源。(加一11-12)此外,我们还需要明白,神的旨意的对象是具体的,也有各种不同的对象,例如:神对教会的旨意,神对家庭的旨意,神对个人的旨意等等。
圣经中神的旨意的主要内容包括:1、神的创造(启四11);2、神的国度降临地上(太六10);3、神的救赎计划或福音的奥秘(徒二23;弗一4-5,9-12);4、神对我们的呼召(提后一9;罗八28);5、使徒保罗的呼召(林前一1;参:林后一1;弗一1;西一1;提后一1);6、成为圣洁,行善而受苦(帖前四3;彼前二15;三17)。
二、神的旨意与人的自由
关于神的旨意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关联,这历来是一个引起争议,没有定论的问题,也是一个异常艰深的问题。解答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是,需要区分两个视角或参考系:一个是永恒的视角,或称神的视角,另一个是历史的视角,或称人的视角。这两个视角不能合并或简化为一个视角,也不能去掉任何一个视角。二者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。
从永恒的视角,或神的视角来看,神的旨意是预定的,是由神这一方所决定的,且是一成不变的。但神的预定与预知是一体两面(参罗八29-30)。从历史的视角,或人的视角来看,我们不要把神的旨意想象成机械决定论或命定论。此外,要区分神的旨意(或心意)与神的允许和任凭:神的旨意(或心意)总是美好的、良善的,公义的;而神所允许或任凭的人事物却可能是邪恶的、败坏的、不义的。神的旨意和人的自由之间是可以互动的,如同各种家人关系一样;并且在互动过程中,人必须为他的选择或决定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。这也是圣经教导和吩咐我们要明白和寻求神的旨意的主要原因。(弗五17;六6;彼前四19)
三、明白和遵行神的旨意关乎我们今生的属灵益处
1、成为神的家人(太十二50)2、更加明白神的旨意(约七17);3、祷告蒙神垂听(约九31;约壹五14-15);4、成为合神心意的人(徒十三22)。
四、遵行神的旨意关乎救恩的目标:将来进天国、得永生和得荣耀
值得注意的是,遵行神的旨意的教导不是关乎得救或救恩的入门,而是关乎得胜或救恩的目标。救恩的目标是什么呢?
(一)将来进天国与得永生(太七21;13-14):太七14中的“永生”不是指重生的新生命,而是指将来经历了活着被提或身体复活的永恒生命,也就是太七21中的“进天国”,即基督再来时所带下的千禧年国度。太七13中的“走小路”就是行道或行善,就是走十字架的路,生命的路;也就是太七21中的“遵行我天父的旨意”;这是达到救恩的目标,进入基督再来之天国的唯一途径。由此可见,遵行神的旨意关乎将来进天国和得永生,因此它是救恩的要义。
(二)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(太六33):“先”在这里指价值的优先,而不是指时间的在先,“先求”就是放在价值的优先位置。“先求神的国”意指:将自己进入神的国,并且在地上扩展神的国放在价值的优先位置。“祂的义”在这里主要指神公义的属性和原则,“先求神的义”的意思是:将活出神公义的属性,并在生活中彰显神公义的原则放在价值的优先位置。这应该是每一个因信称义的生活准则。当我们把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,或追求神的旨意放在价值的优先上时,神就会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,远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。
讨论:
1、 今天的信息中,那一处经文或信息触动了你?
2、 你听见或感到神对你说了什么?
3、 你打算如何回应神对你说的话?实行出来并在细胞小组或G12聚会中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