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阅读


申15 传7 徒5-6
(2020-04-27)
邓蓉牧师

0427读经重点申15,传7,徒5-6

《申命记》十五章。安息年就是第七年土地和人都要休息。而且有很多神的恩典,一个就是豁免债务。这个只在犹太人之间,是不对外国人的。“七”在圣经中是个完全数,所以七年安息年,是有一个预表。因为真正的完全是主耶稣,所以主耶稣来之后所带来的救恩是豁免全人类的债务,罪的债。这里又是旧约的律例典章是指向救恩的地方。四节十一节好像有点矛盾。一个说你们中间就没有穷人,一个说你们穷人永不断绝。那是因为四节有一个前提说你们若谨守遵行神的命令,就没有穷人。律法固然是好,但人有罪性,人总是会打折扣,会找律法的空子,或者偷奸耍滑。比如说七到十节,讲到你们不要有恶念,想着说安息年快到了,你们就不借贷了。可见人总是会因私利,怕损失利益会有恶念,使好的律法的本意不能够完全实现出来。所以他们还是一直会有穷人。十二节讲到安息年不仅豁免债务也释放奴隶。说要记得你们自己曾经在埃及为奴,所以要同情人,不要冷酷,放奴隶出去的时候要多给他们,不要让他们空着手。因为他们空着手没有本钱,很可能再次卖身为奴。很多地方都讲到,你们要帮助穷人,要松开手,不要吝啬。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的民族性,他们对外人很精明的,但是他们内部还是很互助。他们虽然有罪,不完全,但是还是非常互助和紧密的。直到现在他们的商业或者是一些社区部落里面的条款中,彼此的借贷是没有利息。柏杨先生写过一本书叫《丑陋的中国人》,说中国人对自己人反而是最算计的。所以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民族性,是有其历史原因,尤其是有其宗教原因的。犹太人因宗教的原因,神早早地给他们颁布的这些律例典章,就是要让他们互助、怜悯、彼此帮补、彼此相爱。所以虽然实现得有限,但是这么多年下来,他们的民族性依然还是很不一样,他们内部还是非常团结的。

十六节到十八节讲有一类奴仆是因着爱的缘故不愿意走,自愿留下。这样就会在他们耳朵上用锥子刺透,戴上耳环。耳朵代表听话和顺命,所以这个也有属灵的引申意义。我们今天因着神的买赎,也因着爱的缘故,自愿服侍神,不是被迫的,不是强制为奴的,我们是爱的奴仆。江牧师也曾经讲过这方面的属灵含义。尤其是我们姐妹们戴耳环的时候,就是表明:一个是爱的缘故,一个是顺从的生命的标志。当然不分男女,其实我们整个新妇的群体,都是因着爱而愿意听话,顺命的。

十九节讲到头生的牛羊分别为圣献给神。三个节期要去献祭,可以吃,但是不能带血,要献无残疾的。我们不是把不好的,不能干活的,有残疾的献给神,而是把最好的献给神。我们口里说最好的,我们的行动也要跟我们口里说的是一致的。你的奉献或者你的职业行为一定也是最好的献给神。

今天讲《传道书》第七章。我们每次看《传道书》的时候,就提醒大家,这里是讲到的是日光之下的发现,或者规律,或者是感悟,或者日光之下的一些状况。不是句句都是真理,甚至因着日光之下,其实就是伏在恶者的手下,更是有罪的彰显的现象。十六节讲到“义”的问题。行恶不可过度,我们当然知道,也好理解;但是行义为什么不能过分呢?第一个就是这个“义”是指律法的义。那时候没有耶稣基督的义,也没有圣灵在人心中。所以就如《马太福音》第五章第二十节里面讲的,“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断不能进天国。”文士和法利赛人在行旧约中算是最高的“义”了,也就是他们外在的行为都表现得很好。那么过分地考究这个律法的义,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,因为它无非就是约束你的外在。第二个意思就是这个“义”就是自义。因为下面二十节立刻就讲,其实世界上没有时常行善不犯罪的义人,所以并没有真正的义人,一个也没有,这才是实情。这个行义的过分,过分这个词的翻译,它的原意叫做大大的,它是一个反身动词,叫做自己呈现,大大地,装扮成什么样子。所以这句话其实有讽刺的意味。也就是当你去大大地彰显,去自呈你认为的“义”的时候,是你对自我的认识不足,不知道自己是个罪人。这个自义的人其实一种反讽。

《使徒行传》第五章讲到亚拿尼亚和撒非喇。在当时很多会众卖了田产家业,这种行为是被赞扬的。其实那个时候都是自愿的,没有人强迫,但这对夫妻可能也想得到这样的赞扬,心里又舍不得变卖家产。他们里面有虚假不诚实;又想有好名声,又不想拿出那么多。私留了几分,这就欺哄圣灵了。这里彼得讲得很清楚,说撒旦充满你的心,你这样的行为是欺哄圣灵,而不是欺哄人。等到妻子来的时候丈夫已经死了,但是神还给妻子机会。实际神给了每个人公平的机会。在这里可以回顾《约翰福音》二十章所讲的,耶稣说那个时候,因为有圣灵赐给使徒,他们留下谁的罪,谁的罪就留下了。神赐给教会有这样一个审判的权柄,也就是代表性的权柄。我们在教会中间,在神代表性的权柄面前,在神面前是一样的,因为他们可以来释放你,在灵里面也可以留下你的罪。在这里有个问题,神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,那今天的教会也有很多的罪,但是似乎没看到神严厉的惩罚。难道是神降低标准吗?大家可以思考。

十二节到十六节,讲到使徒大行神迹奇事。今天我们看到神迹奇事的彰显不要觉得稀奇,在那个时候甚至彼得的影子照在人身上都有医治的能力。今天恐怕没有多少是这样的。但是在《约翰福音》第十四章第十二节中,耶稣说了,“我所作的事,信我的人也要作;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”,可见圣灵的运行是不可限量的。

十七节讲到他们受迫害,被抓住了。十九节讲到一个神迹,天使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。要知道并不是每一次使徒或者神的仆人被迫害时,神都会施行神迹把他们放出来。其实绝大部分的时候神并不施行这样的神迹。彼得后来也是殉道,被倒钉十字架的。神什么时候施行神迹来拯救,神什么时候不施行神迹让使徒来遭受逼迫,是有神的主权的;神有主权不告知他在何事上要怎么做,怎么样彰显祂的荣耀,有什么标志性的价值或者是意义我们是不知道的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来祈求神在各样的患难中施行神迹来拯救。不过即使神没有施行神迹把你立刻救出来,也有神的美意在其中。

二十八节,这些大祭司就说你们倒是想让道理充满耶路撒冷,叫这人的血,就是耶稣的血归到他们身上了。其实这里正回应了马太福音二十七章所说的【太27:25】众人都回答说:“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。”那些宗教领袖,呼喊说把杀害耶稣的血归到他们和子孙身上。不管他们想不想归到自己的身上,因着他们伤害耶稣的行为,耶稣的血就归在他们身上,就是犹太人和他们的后裔,尤其是这些宗教人士身上。

二十九节到三十二节是一个简短的福音信息,核心讲到耶稣的复活。在初代传福音的时候,特别要讲到耶稣复活这一核心。因为耶稣复活才能彰显他是弥赛亚,是救世主。后面三十一节很重要,讲到得救的两面:一个是人这一面,人要有悔改的心;神的一面就有赦罪的恩。要想得到赦罪之恩的人必须要有悔改的心。我们在看到这几次讲道的时候,每一次都讲的是悔改,是赦罪的第一条件。悔改的心是可以向神献上的,赦罪之恩是神赐给那些有悔改之心人的。我们都是为耶稣死里复活,赐下救恩,给顺从之人的圣灵,作见证。这里对我们有一个警醒,我们常常要祈求圣灵,让圣灵与我们同在。但是当我们不顺服的时候,圣灵会离开;圣灵不会在不听从,不顺从的人心中彰显什么。因为当你顺从的时候,圣灵才是主,圣灵是代表三位一体的神的。我们只有顺服,圣灵才能在我们身上运行。这句我们要牢牢的记住:神是赐给顺从之人圣灵。若我们一直抵挡,消灭圣灵的感动,一直悖逆,那么就无法来感受到圣灵的运作。因为自己拒绝圣灵的运作,没有在顺从的条件下面。

三十三到四十节,我们看到一个人站出来讲话,他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律法教师,也是保罗的受训师傅,叫做迦玛列。当然他讲的这番话还是很有属世智慧的,意思说如果从神来的你们也抵挡不了;如果不是从神来的,最终事情就会消散。祭司长也听了他的话。四十一到四十二节,我们看到使徒被放了以后,他们被抓到监狱里面去,但是没有任何的苦毒,反而是欢喜快乐,算是配为这名受辱。我们可以看。当我们在世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,就像但以理,他从火窑里出来,身上却没有被火烧过的气息,没有说你看我受了多大苦,我为神受了多少罪。这些使徒数算自己的受苦受罪,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,反而很欢喜快乐。因为我们是配为这名受辱,耶稣走过的路,我们也同样走。我们要效法这些使徒的态度。

第六章讲到一件事情,执事制度的起源。这里讲到信主的人越来越多,使徒的工作没办法全部兼顾了。不是说不想来做工,而是他们已经到了要管饭食,以至于要撇下神的道了,主次没办法分开了。当时他们同吃同生活,而且同住的还有外邦和本地的犹太人,人际很复杂,以至于他们实在管不过来。就像摩西一样,那个时候神就要给他一个更好的制度来管理越来越多的神的子民。在当时基督徒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两万。这时神要赐下新的牧养制度,属灵的牧养。就像使徒说的,要以祈祷传道为业。事务性的工作就要选出一个执事会,他们也选了七人。这七人当时以管理饭食为主,那是当时最凸显,也是需要直视的问题。但是后面说他们不只是管饭,还有教会,财务,很多的运作。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,在新约中间出现的教会制度跟旧约是一样的,选十夫长,五十夫长,百夫长。今天也有灵性的牧养,牧者们是以祈祷传道为主要的工作,事务性的工作由执事管理。但是我们看到即使事务性的工作也是有资格的。需要三个资格,一个好名声,一个圣灵充满,一个智慧充足。这里的特点是,一个说教内教外他都是有名声的,不能光在教内有好名声;再一个他要有灵性,不是说你管饭就可以有随意的灵性。不,他不仅要有工作能力,还要圣灵充满,智慧充足。而且大家要看到灵性的要求在智慧充足之前。我们服侍神任何的事情,比如说财务,管饭食,做媒体,不仅要有那方面的智慧和专业,我们灵性还要走在前面。灵性是第一的,这是我们选人的标准。

下面一章我们会着重讲司提反的殉道,神迹奇事,有智慧,有能力说话。我们不知道他做执事职分的时候表现这样的能力,还是说他后来成为使徒后属灵的灵性提升了。